哈佛推薦:從優秀到卓越的26個習慣!
習慣就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養成,然后不假思索就能夠形成條件反射的、相對固定程式化的思維和行為方式。
要養成好習慣,克服壞習慣,就需要了解習慣形成的機理。
詹姆斯·科爾利在他的《原子習慣》一書中,利用神經科學和心理學闡述了習慣形成的內在原理。
他認為,習慣是由觸發、欲望、行動、回饋4個步驟組成的。
每天早晨,他一旦進入工作的場景,就會觸發他產生想喝茶的欲望。
茶的顏色、氣味、口感,及以及緩緩升起的蒸汽、徐徐舒展下沉的葉片、手握茶杯盡在掌控的感覺,都是讓他感到愜意舒適的回饋。
而改變觸發條件最好的辦法,就是使用一種行為取代另一種行為。
他每天到達辦公室,可以先去巡視工作現場或者清理工作環境,來改變觸發條件,形成新的習慣。
要改變這個習慣,就需要在思索或寫作場景出現的時候,用比如喝杯水、深呼吸或者站起來活動一下,來取代順手拿煙的行為。
堅持一段時間,就能夠形成新的觸發條件,改變最初吸煙的條件反射。
通過五大洲超過1.8萬名商業精英的線上反饋,發現良好的習慣有一定的共性。
依據數據統計的位次,從優秀到卓越的26個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