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蟲劑不管用?是你用的不對!
發布時間 :
2020-06-30
隨著外界溫度的升高,蟲害日益嚴重。隨著害蟲抗藥性的提高,殺蟲劑用量和種類也在不斷增加。當前,殺蟲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很突出,常造成殺蟲效果不好,藥害頻發。今天就跟大家說說關于殺蟲劑不管用是怎么回事。
01常見的幾個誤區
誤區一:殺蟲要殺死、殺完
每次殺蟲都堅持把蟲殺死、殺完,大有趕盡殺決之勢,其實完全沒有必要.....一般殺蟲劑只要能達到讓其喪失繁殖力和對植株的危害能力即可。所有殺蟲劑在使用同時或多或少的會對植物產生毒害作用,過于追求殺死、殺完,往往會造成藥害。
誤區二:只要見蟲就殺
經檢查后,發現蟲的數量達到危害閾值,會對植物產生危害影響時,才需要殺蟲。
誤區三:迷信特效藥
其實越是特效藥越是對植物危害大,選擇殺蟲劑只要能達成控制蟲對植物體的危害即可。
誤區四:濫用殺蟲藥
不對癥下藥,濫用殺蟲藥,經常是當發現無效時,已損失大半。
誤區五:只注意成蟲,忽視蟲卵
只注意殺死成蟲,忽視蟲卵,沒有做好當蟲卵大量孵化時的應對預防措施。
誤區六:長期使用單一殺蟲劑
長期使用單一殺蟲劑會使蟲體產生抗藥性,最好能有幾種殺蟲劑交替配合使用。
誤區七:隨意加大使用劑量
不按照說明劑量用藥,會增加蟲體抗藥性,且很容易造成藥害。
誤區八:殺蟲后立即檢查
很多藥劑要在2~3天后蟲體才會逐漸死去脫落,一般3天后才看到確切效果。
誤區九:不注重用水量和施藥時間
不同用水量對殺蟲劑的效果影響較大,特別是高溫干旱季節應加大用水量。施藥時間往往決定效果,特別針對傍晚才出來活動的害蟲。建議打藥時間安排在下午。
誤區十:只用外用殺蟲劑殺蟲
不能只用外用殺蟲劑殺蟲,有些深層的寄生蟲要配合內服殺蟲藥!
02如何正確使用殺蟲劑?
一、要根據氣候特點和害蟲的晝夜活動規律,選擇在有利的時間施藥。
施用農藥時間以上午9~10時和下午4時以后為宜。因為上午9時以后,作物葉片上露水已干,又正是日出性害蟲活動最盛的時候。
在這個時候施藥,既不會因為露水沖淡藥液影響防治效果,又可使害蟲與農藥直接接觸,增加害蟲中毒機會。
下午4時以后,太陽偏西,光照減弱,溫度降低,而且正是黃昏時飛翔活動和夜出性害蟲即將出動的時候,在這個時間施藥,能提前將藥劑施于作物上。
待害蟲在黃昏和夜間出來活動或取食時使其接觸毒液或取食中毒死亡,同時還可避免藥液蒸發損失和光解失效。
二、要根據害蟲的危害部位,選用不同的藥劑和采取不同的施藥方法,送藥到位。
如對危害根部的害蟲,就將藥劑灌施于根部或施于播種溝內;對在葉背面取食的害蟲就將藥液噴在葉片的反面。
防治紅鈴蟲、棉鈴蟲就把藥打到花蕾、青鈴上及群尖上;防治螟蟲造成枯心苗就撒毒土;防治白穗就噴霧或潑澆。
防治稻飛虱、稻葉蟬就將藥液噴施到稻株基部;防治斜紋夜蛾就將藥液噴到花蕾及幼莢上。
此外,對棉蚜、紅蜘蛛、稻飛虱、稻葉蟬等隱蔽性害蟲,根據其刺吸式口器取食方式,可選用內吸性強的殺蟲劑吸收后植株傳到的其他部位,達到送藥到位的目的。
只有因蟲施藥,送藥到位,才能擊中要害,實現藥到蟲除的功效,使藥劑發揮出最好的作用,獲得理想的殺蟲效果。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